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川西北高寒牧区引种(黑×黄)F1代杂种奶牛的适应性进行观察测定,结果:对该区的生态环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能正常生存、繁殖、生产;第一胎(5~10月)平均总产奶量1920.04kg,是同胎次牦母牛175.6kg的10.93倍,头平日产奶量10.44kg,相当于10余头牦母牛的产奶量;已繁5头犊牛,平均初生重31.74kg,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0.5岁时相当于1.5岁牦牛的体尺体重;牧区引种奶牛,杜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推荐文章
引入高寒牧区萨福克羊适应性评价与利用
萨福克羊
适应性
评价
利用
高速动车组高寒适应性技术研究
动车组
高寒适应性
方案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引种适应性
高寒草甸
多年生禾草
引种
生物量
适应性
物候期
越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寒牧区引种奶牛的适应性观察
来源期刊 四川草原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牧区 引种 奶牛 观测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畜牧与兽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23.9+1
字数 29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403.2001.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景福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牧区
引种
奶牛
观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学
双月刊
2096-3971
51-1777/S
大16开
成都郫县犀浦四川省草原研究院
62-25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2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2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