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5,6-二芳基-2,3-二氢-1-吡咯里嗪酮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化合物ZZ-122为例,应用分子对接方法模拟化合物与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的作用.结果从ZZ-122与COX-1和COX-2的结合模式,形成复合物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及相应原子间形成氢键的能力表明,ZZ-122易于与COX-2结合,而不易与COX-1结合.结论 ZZ-122可能是一个COX-2选择性抑制剂,但尚需酶结合实验进一步验证.
推荐文章
1,3-二芳基-1-丙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1,3-二芳基-1-氧代丙烯
还原反应
对甲苯磺酰肼
合成
1,3-二芳基-1-丙酮
新型苯并二氢呋喃合二酮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整合酶分子对接研究
阿魏酸甲酯
2-芳基苯并二氢呋喃
1,3-二酮
合成
HIV-1整合酶
分子对接
新型双螺环吡咯酮氧化吲哚并二氢色原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3-羟甲基色酮
吲哚
季碳中心
Michael反应
合成
5-取代-2,3-二氢-1H-[1,4]二氮(革)类化合物的合成
烯胺酮
Michael亲核加成反应
二氮(革)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5,6-二芳基-2,3-二氢-1-吡咯里嗪酮类化合物与环氧化酶的分子对接研究
来源期刊 药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2,3-二氢-1-吡咯里嗪酮 分子对接 环氧化酶-1 环氧化酶-2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5-4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14.2
字数 2918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321/j.issn:0513-4870.2001.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守芳 沈阳药科大学有机合成研究室 18 155 7.0 12.0
2 李松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107 673 13.0 21.0
3 张涛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16 58 5.0 6.0
4 胡远东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14 77 6.0 8.0
5 赵丽琴 沈阳药科大学有机合成研究室 4 21 3.0 4.0
6 袁越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2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2,3-二氢-1-吡咯里嗪酮
分子对接
环氧化酶-1
环氧化酶-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学学报
月刊
0513-4870
11-2163/R
大16开
北京市先农坛街1号
2-233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4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89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