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5个籼稻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为试验材料,系统观测其与杂交制种有关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在安徽省气候条件下,这些亲本的始穗期宜安排在8月10日前后。适宜播期恢复系分别为:盐恢559在4月25日前后,辐恢838在5月25日前后,绵恢501、江恢151和明恢63 在4月30日前后;不育系Ⅱ-32A在5月10~13日,K17 A、协青早A和珍汕97A在6月7~10日。父本栽单株,母本栽双株,父母本行比为1∶14。在正常的气候和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即可达到花期相遇和高产制种的苗穗结构。
推荐文章
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的遗传分析
籼型三系杂交稻
生育期
遗传率
杂种优势
遗传效应
杂交稻部分不育系与恢复系的SSR分类
杂交水稻
分类
SSR标记
杂种优势生态型
DNA指纹图谱
中籼两系杂交稻两优036特性与栽培要点
籼稻
两优036
特性
高产
优质
特异红香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特性初探
红香稻
不育系
保持系
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籼杂交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特性观察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杂交稻 中籼 恢复系 不育系 生育期特性 杂交制种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育种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1.2
字数 28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1.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凯 安徽省农科院情报所 45 245 7.0 14.0
2 石英尧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54 618 13.0 24.0
3 陈多璞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31 548 11.0 23.0
4 丁超尘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12 173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稻
中籼
恢复系
不育系
生育期特性
杂交制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