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中子活化及PIXE和可见光灰度仪,对青海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的大气气溶胶样品进行了测量.通过元素相对浓度、富集因子和主因子分析等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同期的气团后退轨迹分布资料,讨论了瓦里关大气气溶胶元素的组成及来源.结果表明,位于青藏高原偏远地区的瓦里关大气气溶胶以土壤及地壳等自然来源为主,因子分析的方差百分数给出瓦里关气溶胶中自然源的贡献率平均在70%以上.燃煤、交通及冶炼等人为源也占有一定比例.大气黑碳气溶胶的观测也表明人类活动影响的存在.人为源的影响多与来自东部及河西走廊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气流有关.
推荐文章
大气气溶胶5个种态中元素分布特征的研究
大气气溶胶
种态
富集因子
分布比例
中子活化
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
气溶胶
区域大气灰霾
辐射气候效应
大气气溶胶中210Pb 和210 Po 活度浓度及来源
大气气溶胶
210 Pb
210 Po
活度浓度
来源
大气气溶胶的种类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分析
硫酸盐
硝酸盐
铵盐
气溶胶
危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瓦里关大气气溶胶元素富集特征及其来源
来源期刊 应用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来源 富集 主因子分析 轨迹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0-408
页数 9页 分类号 P42
字数 56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313.2001.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洁 67 1816 24.0 41.0
2 徐晓斌 37 953 15.0 30.0
3 温玉璞 18 800 13.0 18.0
4 张晓春 7 332 7.0 7.0
5 赵玉成 2 10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252)
二级引证文献  (694)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3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09(4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0(4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2(6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3(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5)
2014(6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2)
2015(7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6(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3)
2017(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2)
2018(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9(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20(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气气溶胶
来源
富集
主因子分析
轨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气象学报
双月刊
1001-7313
11-2690/P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71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