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每公顷基施:0(CK)、36.3(S1)、413.85(S2)kg硫时,玉米每公顷产量分别为9784.5、10639.5、11322 kg,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8.73%和15.71%,并提高了果穗长度,增加了穗行数、行粒数,对千粒重影响不大。随着硫肥用量的增加,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大,光合势、净同化率提高。CK、S1处理硫的积累强度为“M”型曲线,开花、乳熟期为吸收高峰;S2处理为“N”型曲线。玉米生育前期,N、P、K的积累强度表现为S2>S1>CK,单株对N、P、K、Mn、Zn、Mg的总吸收量表现为S2>S1>CK。另外,缺硫时天冬氨酸升高,精氨酸降低
推荐文章
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对夏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研究
秸秆还田
N肥
叶绿素含量
干物质积累
夏玉米硫素吸收与时空分布研究
夏玉米
硫素
时空分布
氮肥后移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夏玉米
超高产
氮肥后移
产量
氮素吸收
氮肥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硫素营养对高产夏玉米施用效应的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夏玉米 硫肥 效应 机理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32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324.2001.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树亭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191 5741 43.0 68.0
2 胡昌浩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80 3925 38.0 61.0
3 刘存辉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4 12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165)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1(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5(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夏玉米
硫肥
效应
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324
37-1132/S
大16开
山东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4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