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白马雪山西坡长苞冷杉林的群落组成、结构以及不同海拔梯度上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和苗木更新的变化规律.白马雪山西坡的长苞冷杉林为杜鹃一长苞冷杉林,分布于海拔3 500~4 200 m的范围内,林分结构简单,多为单层纯林,郁闭度0.5~0.7,长苞冷杉的平均密度为425株/hm2.该区长苞冷杉高度通常小于8 m,海拔从高到低平均胸径变化规律为19.4 cm→10 4 cm→11.2 cm.长苞冷杉种群在不同海拔梯度上都呈随机分布格局.更新苗木在海拔3 800 m左右的平均密度最大为19 300株/hm2,随着海拔升高或降低,密度都随之而减小.目前更新苗木低矮,平均高度通常只有10 cm左右,能否成功更新难以预料,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该区天然林的保护.
推荐文章
滇西北玉龙雪山云冷杉林大型真菌物种组成研究
玉龙雪山
大型真菌
云冷杉林
资源调查
白马雪山阴坡林线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种群结构特征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空间点格局
种群生态
高山林线
西藏色季拉山西坡急尖长苞冷杉林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垂直分布格局
急尖长苞冷杉林
物种丰富度
α多样
β多样性
群落结构
急尖长苞冷杉林林线附近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西藏
色季拉山
林线
急尖长苞冷杉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滇西北白马雪山西坡长苞冷杉林群落特征的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长苞冷杉林 白马雪山 群落 结构 海拔梯度 更新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8.15+5
字数 62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693.2001.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宁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08 3413 34.0 56.0
2 包维楷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38 5139 42.0 67.0
3 吴彦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55 2881 27.0 53.0
4 何海 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 25 1364 15.0 25.0
5 刘庆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26 4825 39.0 6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苞冷杉林
白马雪山
群落
结构
海拔梯度
更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6693
50-1165/N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
78-34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546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