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采用灭幼脲3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的混合制剂防治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灭幼脲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Ⅳ号微胶囊 (杂环类)防治效果最佳,无论是速效,还是10天、20天,30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100%。灭幼脲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Ⅰ号微胶囊(拟除虫菊酯类),灭幼脲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Ⅲ号微胶囊 (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防治的效果也较好,但30天后的持效有所降低。灭幼脲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Ⅱ号微胶囊(有机磷类)的防治效果稍差。而单纯使用灭幼脲3号微胶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药效比不上混合使用的效果。
推荐文章
松褐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
松褐天牛
松材线虫
成虫携带
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松褐天牛药效试验
噻虫啉微胶囊粉剂
松褐天牛
药效试验
松褐天牛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松褐天牛
防治技术
引诱技术
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试验
松褐天牛
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农药微胶囊剂防治松材线虫传播媒介 ——松褐天牛成虫的研究初报
来源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褐天牛成虫 农药微胶囊剂 防效 持效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90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63.306.7
字数 24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162.2001.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聂王焰 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58 441 13.0 19.0
2 周艺峰 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63 453 13.0 19.0
3 沙鸿飞 安徽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6 106 5.0 6.0
4 周泽龙 2 20 2.0 2.0
5 宋诚谋 2 1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13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材线虫
松褐天牛成虫
农药微胶囊剂
防效
持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162
34-1063/N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39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7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