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以及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rDNA-ITS2基因的克隆测序,并联机检索GenBank核酸序列库中其它赤眼蜂的相关序列,利用核酸分析软件找到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ITS2序列中一段有鉴别意义的标志,并据此设计出蜂种的特异PCR引物,实现了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rDNA特异区带的PCR扩增。研究表明该特异区带具有种的特异性。我们认为该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目前我国生防中常用的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分子监测,如田间种群动态监控和寄生效果评估。
推荐文章
赤眼蜂SSCP分子标记体系的优化
赤眼蜂
SSCP
反应体系
果树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分子标记
果树
种质资源
遗传育种
分子标记在鲟鱼研究中的应用
鲟鱼
分子标记
系统进化发育
遗传多样性
板栗的分子标记及育种研究概况
板栗
DNA
分子标记
RAPD
育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子标记用于赤眼蜂分子监测的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分子标记 分子监测 ITS2 松毛虫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8
字数 44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968.2001.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佐锐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156 3679 34.0 52.0
2 李正西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21 300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06)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标记
分子监测
ITS2
松毛虫赤眼蜂
玉米螟赤眼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月刊
1674-7968
11-3342/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1053室
2-36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03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