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治疗成功的关键.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的58例患者分成两组:胰瘘组与无胰瘘组,分别对术前与术中发生的胰瘘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58例中,胰瘘发生率为29.0%(17/58例),总死亡率为13 8%(8/58例),胰瘘死亡率为11.1%(2/17例),胰瘘都发生在术后第5天(1~20 d).术前低白蛋白血症(<30 g/L)、壶腹部癌及术中未能置入内支撑管构成危险因素.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有效的腹腔引流,合并生长抑素的使用.结论认识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作出相应处理,减少胰瘘的发生率,是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成功的关键,有效的腹腔引流及生长抑素的使用是治疗成功的有效手段.
推荐文章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护理
胰瘘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护理
放置胰管外引流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原因分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瘘
胰腺管
引流术
胰管外引流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后发生胰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危险因素
持续腹腔冲洗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致腹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持续腹腔冲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
出血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和治疗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十二指肠除术 胰瘘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01,(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3-7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934.2001.1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维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 57 594 13.0 22.0
2 罗蒙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 10 82 4.0 9.0
3 杨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 2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十二指肠除术
胰瘘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