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1994年春起,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选用立冬本为母本、青壳宝圆为父本,在国内外率先开展龙眼有性杂交育种研究,育成综合经济性状优异的杂交龙眼新株系——冬宝9号,其主要性状为特晚熟(福州地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成熟),果实特大(18.3~18.5 g),可食率高(71.3%~7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9.5%~22.6%),肉质爽脆,不流汁, 风味佳.以上优良性状呈现出超双亲的趋势.此外,还表现早结丰产等优良性状.其无性子 1代基本上保持其母树的优良性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特晚熟大果型优质杂交龙眼新株系.
推荐文章
晚熟龙眼冬宝9号引种试验
龙眼
特晚熟品种
冬宝9号
引种
经济效益
高多糖龙眼杂交新品系"高宝"的选育
龙眼
多糖
杂交
优质
晚熟
特晚熟龙眼优良新株系性状观察及评价
龙眼
特晚熟
芽变
新株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晚熟大果型优质杂交龙眼新株系——冬宝9号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龙眼 杂交育种 特晚熟 大果型 优质 冬宝9号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67.2
字数 24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384.2001.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家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91 572 14.0 20.0
2 张泽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71 705 14.0 23.0
3 刘友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63 529 12.0 22.0
4 许秀淡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4 282 10.0 16.0
5 郑少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79 865 16.0 25.0
6 刘惠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8 118 5.0 8.0
7 陈秀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32 209 9.0 13.0
8 黄金松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14 216 8.0 14.0
9 蒋际谋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46 389 12.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5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眼
杂交育种
特晚熟
大果型
优质
冬宝9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相关基金
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申报项目有农业、环保、机电、海洋、生物、新材料等10多种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