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麦浪、麦浪、麦成浪, 救苦、救难、救饥荒. --杨逵 1949年2月,杨逵在台中欢迎台大麦浪歌咏队的茶话会上,即兴朗诵了这么一首诗,以表达他个人在经历了一场"二·二八"的民族悲剧后,对麦浪歌咏队巡回演出团及青年一代的热烈期望.可这个期望却在不久后的4月6日那天破灭了;因为先前发表的《和平宣言》及其支持麦浪歌咏队的行动,杨逵先生与包括许多麦浪歌咏队成员在内的无数青年学生都被捕系狱.
推荐文章
冲不出牢笼的鸟——从女性主义角度看《青春之歌》
林道静
女性主义
女性主体意识
悲剧性命运
唱响海事青春之歌
海事局
青春
日常工作
少年
梁启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秧歌·台北--台湾新文艺运动的青春之歌
来源期刊 新文学史料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台湾新文学”论争 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5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文学史料
季刊
0257-5647
11-1283/I
16开
北京朝内大街166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3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