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宝鸡的工业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机遇中萌生的,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则经历了两种非常不同的体制环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宝鸡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人们可以作各种不同的评价,但对宝鸡而育,是计划经济体制保证并促进了工业化奠基任务的快速完成.当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宏观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微观构造上的"大而全"、"经济运行上的行政指令驱动等,造成了企业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和"等靠要"等思维习惯,为以后的体制转换造成了各种障碍.但客观地说,宝鸡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受益地区.正因为这样,计划经济体制及其观念对宝鸡工业部门的影响也就比较深远.
推荐文章
甲醇工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能源变革
甲醇
二甲醚
甲醇衍生物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抗战时期
宝鸡近代工业
工业发展
对宝鸡市粮食产业发展的思考
种粮大户
粮食生产
专业合作社
制约因素
对策
陕西宝鸡
再议我国铜工业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
铜工业
两种资源
可持续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宝鸡工业发展的若干认识和思考
来源期刊 宝鸡社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宝鸡经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宝鸡社会科学
季刊
N
大16开
陕西省宝鸡市曙光路175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