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摘要: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资料与肺超微结构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心导管术观察室缺患者右心及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肺超微结构的变化,且二者进行对比。结果肺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肺超微结构变化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关系。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成因除牵张刺激及剪切应力外,肺血管本身发育异常可能是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影响小儿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预后的因素分析——附61例报告
先天性心脏病,小儿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活瓣补片
体外循环
预后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
继发孔型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结构重建特点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改变
结构重建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单向活瓣补片
前列腺素E1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指标与肺超微结构的比较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肺超微结构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6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1.1|R54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259.2001.0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建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 30 62 4.0 6.0
2 许锁春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 37 66 3.0 6.0
3 耿希刚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 56 84 5.0 6.0
4 李兆志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 19 67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肺超微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259
61-1399/R
大16开
193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01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