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35MeV/u的Ar离子室温下辐照多层堆叠的半晶质的聚酯(PET)膜,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X射线光电子谱仪分析研究了辐照引起的表面结构和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Ar离子辐照PET膜引起了明显的非晶化转变和化学键断裂,断键主要发生在甲氧基和羰基功能团上,并使这两个功能团中的C和O的比分相对减少。非晶化效应和化学键断裂同时依赖于离子的照射剂量和离子在样品表面的电子能量损失,剂量越高,表面电子能量损失越大,效应就明显。同时定性地讨论了结果。
推荐文章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PET膜性能的影响
低温等离子体
PET膜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表面自由能
远程Ar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膜的表面改性
远程等离子体
Ar
表面改性
聚四氟乙烯(PTFE)
He+离子辐照Inconel 718合金表面形貌改变及机理研究
离子辐照
镍合金
表面形貌
氦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r离子辐照PET膜引起的表面结构和组分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核技术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PET Ar离子辐照 表面结构和组分改性 X射线衍射技术 X射线光电子谱仪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8-294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84.1|O483
字数 40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219.2001.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运范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38 183 9.0 12.0
2 刘杰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18 1905 24.0 36.0
3 孙友梅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31 115 7.0 9.0
4 朱智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39 194 9.0 11.0
5 王志光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39 183 8.0 11.0
6 张崇宏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50 169 7.0 11.0
7 侯明东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41 177 7.0 12.0
8 刘昌龙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2 44 3.0 6.0
9 陈晓曦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8 214 4.0 8.0
10 王衍斌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6 16 3.0 4.0
11 李保权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31 259 8.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ET
Ar离子辐照
表面结构和组分改性
X射线衍射技术
X射线光电子谱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技术
月刊
0253-3219
31-1342/TL
大16开
上海市800-204信箱
4-24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895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