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采自甘肃省临潭县的青海血蜱饥饿成蜱人工叮咬绵羊,使其感染泰勒虫并发病,观察其虫血症、临床表现、血液学变化及病理剖检变化.结果,试验羊普遍出现稽留热、贫血、体表淋巴结肿胀等症状;血红蛋白含量从85 g/L降到40 g/L,红细胞总数从12.0×1012降到1.5×1012;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地肿胀、出血;本病的潜伏期为22-28 d,红细胞染虫率最高可达39%.
推荐文章
甘肃省羊泰勒虫病流行情况与防控对策
羊泰勒虫病
流行情况
防控对策
甘肃省
吉林省部分地区羊泰勒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类鉴定
羊泰勒虫病
流行病学调查
聚合酶链反应
18S rRNA
系统发育树
羊泰勒虫病二温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羊泰勒虫
表面蛋白基因
二温式PCR
磷酸伯氨喹和贝尼尔对人工感染羊泰勒虫病例的治疗试验
羊泰勒虫病
磷酸伯氨喹
贝尼尔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羊泰勒虫病人工感染试验
来源期刊 中国兽医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羊泰勒虫病 感染 青海血蜱
年,卷(期) 20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8
页数 2页 分类号 S852.723
字数 24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4696.2001.1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宏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72 423 14.0 18.0
2 罗建勋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63 365 13.0 17.0
3 袁改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5 46 4.0 5.0
4 张其才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6 70 5.0 6.0
5 关贵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33 77 6.0 8.0
6 鲁炳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2 8 2.0 2.0
7 马米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14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羊泰勒虫病
感染
青海血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兽医科学
月刊
1673-4696
62-1192/S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堡徐家坪1号
54-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32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