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胸腰椎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椎体高度,体位复位与手法复位是临床常用的方法。由于椎体、韧带、椎间盘在复位中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组合结构,本研究重点在实验条件下分析两种复位对伤椎椎前高恢复的机制和差异。方法:采用湿润脊柱标本(T11~L3),运用改良Gepstein方法制造L1压缩骨折模型。标本分组分别在过伸复位、纵向牵引过程中比较手法复位的作用结果,分析不同复位后椎前高变化、前纵韧带应变变化、伤椎上下椎间盘高变化的关系。结果:不同复位过程都存在椎前高恢复平台期,复位后期都明显受脊柱解剖结构制约。手法复位参与的复位效果出现早,未参与的复位效果出现晚。结论:通过本研究可见复位效果都不是无限制的,合理运用手法复位是非常有益的。
推荐文章
胸腰椎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中配合及护理
胸腰椎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护理
81例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病人的护理
胸腰椎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围术期
护理
不同手术入路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胸腰椎骨折
钉棒系统内固定
前入路术式
后入路术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手法复位在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实验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体骨折 复位方式 实验比较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3.2
字数 31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205.2001.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闵大联 4 29 3.0 4.0
2 邹家宁 7 15 3.0 3.0
3 赵天亮 2 10 2.0 2.0
4 陈自强 2 10 2.0 2.0
5 华春妹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体骨折
复位方式
实验比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月刊
1005-0205
42-1340/R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38-18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