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大分子包埋氧化铁微粒溶液用作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的可能性,测定其铁含量、粘度、密度、分子大小、磁化率等理化性质;在核磁共振诊断仪上测定铁浓度随T1、T2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得到氧化铁微粒溶液的铁浓度为8.5g/L,用电镜测定的颗粒大小为10nm,粘度为0.00168Pa*s,当微粒溶液铁浓度为0.1mmol/L时,T2信号强度的下降大于50%,T1信号强度在铁浓度为0.2—0.4mmol/L时,有一峰值,然后下降。溶液放置1年,无大颗粒和明显沉淀物出现。说明本实验制备的葡聚糖包埋氧化铁溶液颗粒均匀,悬浮性好,在核磁共振诊断仪上显示出,随着铁浓度的增加,T2信号强度下降快,适于用作核磁共振造影的阴性增强剂。
推荐文章
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护理体会
核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造影剂渗漏
护理
掺杂纳米粒子的微米氧化铁混悬液用于医用磁共振造影
磁共振成像
口服造影剂
掺杂
纳米粒子
稳定性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脑卒中的磁共振活体追踪
骨髓
干细胞移植
脑卒中
大脑中动脉梗塞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作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的氧化铁溶液理化性质测定
来源期刊 核技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氧化铁 理化性质 磁共振造影剂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7-49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5.2|R814.43
字数 17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219.2001.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我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系 50 221 8.0 11.0
2 钱建华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系 5 69 4.0 5.0
3 杨凯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系 40 292 10.0 15.0
4 宋建荣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系 1 21 1.0 1.0
5 汪长源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系 1 21 1.0 1.0
6 胡明江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系 13 60 5.0 7.0
7 彭运开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系 2 2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6)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铁
理化性质
磁共振造影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技术
月刊
0253-3219
31-1342/TL
大16开
上海市800-204信箱
4-24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8959
相关基金
核工业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Sponsored by the Nuclear Industry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