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清一代,来华的朝鲜使团有关人员将其在华时的所见所闻著录成书,朝鲜统称这些记言记行的著作为《燕行录》。由于《燕行录》的作者们是在其国内上报朝廷或者著书立说,所以他们就无需讳言,更不必修饰,尽可以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怎么看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说,这样,直言、直笔就使得《燕行录》颇具真实性。在充分肯定其真实性之时,我们也不应忽略来华者由于访问时间、地点、范围、语言障碍和作者的视角等方面原因所带来的局限。
推荐文章
关于北运河通州段水体还清的思考
北运河
通州段
水体还清
结合北运河规划建设分析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北运河
运河文化
利用
遗产保护
通州区水环境治理成效与展望
通州新城
水环境
污水治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燕行录》与通州运河文化
来源期刊 北京文史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燕行录》 通州 运河文化 朝鲜使团 朴趾源 李宜显 《燕行杂识》 《热河日记》 文化交流 金景善 《燕辕直指》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K20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燕行录》
通州
运河文化
朝鲜使团
朴趾源
李宜显
《燕行杂识》
《热河日记》
文化交流
金景善
《燕辕直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文史
季刊
北京市宣武区万明路11号东方饭店1709
出版文献量(篇)
52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