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县制种两系杂交稻培杂山青组合已有多年历史,制种技术不断改进,单产水平逐年提高,2000年固厚乡制种该组合23.96hm2,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改进,单产水平再次提高到214kg/667m2,其中单产超过300kg/667m2的面积有4.66hm2.该组合制种母本PA64S具有分蘖力强、成穗率低,柱头外露性好、异交率高,裂颖多、黑粉病重(严重时发病率高达50%)等特点.改进的目标是控制无效分蘖、营造合理群体,发挥柱头异交率高的优势,压缩父本群体,扩大母本群体;减少裂颖、提高饱满度;防治黑粉病,巩固授精率.现将其改进后的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推荐文章
杂交稻组合培杂266的亲本特性与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稻
培杂266
父母本特性
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培矮64S"制种防杂保纯技术
制种
防杂
保纯
培矮64S
绵杂麦系列品种高产制种及栽培技术要点
绵杂麦
制种技术
栽培技术
高粱品种铁杂18号高产制种栽培技术
铁杂18号
亲本特征特性
高产制种
管理
配套田间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培杂山青早秋制种高产技术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粮食作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8,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俏 2 2 1.0 1.0
2 温早生 1 0 0.0 0.0
3 饶学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商界城乡致富
月刊
1004-7395
36-1286/S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168号中安国际大厦13层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5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