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理论,借助色谱和色质等先进测试手段,对赤峰盆地元宝山凹陷6个油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元宝山凹陷的原油属重质稠油,成熟度低,生源物质以菌类和藻类微生物为主,后者大于前者;其生源物质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湖相还原环境.利用有机显微组分荧光光谱研究了本区烃源岩的成烃机制,认为原油是生物类脂物早期生烃的产物.还对原油的稠化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能是由其生源物质决定的,而后期又受轻微生物降解的影响,这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迥然不同.同时,将本区原油与其他熟知的典型稠油进行对比,突出了本区原油的特殊性.
推荐文章
赤峰盆地元宝山凹陷超稠油蒸汽吞吐先导试验
浅层
超稠油油藏
注汽参数
注采工艺
降粘工艺
效果分析
元宝山凹陷
赤峰盆地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CO2气成因探讨
北部湾盆地
福山凹陷
CO2气
成因
岩浆活动
赤峰南部金地球化学块体评价
地球化学块体
含矿性评价
金矿
赤峰南部
云南金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金宝山
镁铁-超镁铁岩
单辉橄榄岩
橄榄石
单斜辉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赤峰盆地元宝山凹陷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来源期刊 地球化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重质稠油 生物类脂物 生源物质 成烃机制 赤峰盆地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5-382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93
字数 54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79-1726.2001.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铁冠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0 1277 20.0 34.0
2 王飞宇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 719 13.0 17.0
3 刘长伟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88 4.0 4.0
4 胡孝波 1 12 1.0 1.0
5 石广华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94)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质稠油
生物类脂物
生源物质
成烃机制
赤峰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化学
双月刊
0379-1726
44-1398/P
大16开
广州五山1131信箱
2-813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39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