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早季条件下进行短日遮光处理,对12个恢复系及其与多个不育系所配的44个杂交组合的感光和抑制感光特性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供试材料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光性;杂交双亲的感光特性对F1的遗传较为复杂;龙特浦A不育系具有抑制感光的特性,Ⅱ-32A不育系具有增强F1感光的特性;在育种实践中,充分利用像龙特浦A这类具有抑制感光特性的不育系,可望实现杂交稻的超高产.
推荐文章
我国中籼杂交稻亲本的DNA变异性研究
杂交水稻
骨干亲本
RAPD
遗传差异
滇型杂交稻亲本籼粳分化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滇型杂交稻
籼粳分化
杂种优势
RAPD
两系杂交稻亲本籼粳程度与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的关系
两系杂交稻
籼粳程度
配合力
杂种优势
水稻不育系元丰A组配弱感光杂交稻的利用研究
三系不育系
元丰A
弱感光特性
抗病
优质
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籼型三系杂交稻及亲本感光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籼稻 三系杂交稻 感光性 短日照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育种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1.21
字数 33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384.2001.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捷成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20 145 7.0 11.0
2 朱雄涛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13 85 5.0 9.0
3 林伟峰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1 6 1.0 1.0
4 黄宝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籼稻
三系杂交稻
感光性
短日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