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北庄小流域各观测站的实测水文资料为依据,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产流产沙及防洪减沙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就单场降雨而言,在产流方式上,未治理流域以蓄满产流为主, 治理流域以超渗产流为主;小流域暴雨径流量W与降雨量P和前期影响雨量Pa相关,即W=0.00047 P1.794 P0.786a,小流域洪峰流量Qm=0.3797 A 0.6867 W0.5842,用此二式计算综合治理的防洪效益为16.7%~37.5%,削减洪峰效益为9.1%~28.6%.就单场降雨产沙分析而言,综合治理后日平均含沙量随降雨时间的延后而减小,日平均含沙量Qs与日平均流量Q呈正相关,即QS=-0.0436+19.297Q ,由此式计算治理10年后减沙效益达90%以上.就一般年份即汛期雨量<900mm的年份而言, 减水减沙效益明显.
推荐文章
鹤鸣观小流域综合治理减水减沙效益研究
小流域综合治理
减水减沙效益
坡面水保工程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水文效应
黄土高原沟壑区
小流域
综合治理
水文效应
鲁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策浅议
小流域
综合治理
对策
建议
南盘江上游防洪综合治理浅析
南盘江上游
防洪工程
综合治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防洪减沙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产流 产沙 防洪减沙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57.2
字数 40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9-2242.2001.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丽华 16 141 7.0 11.0
2 陈建卓 7 42 4.0 6.0
3 葛茂杭 4 26 2.0 4.0
4 高王景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44)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产流
产沙
防洪减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