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与传统的化学方法相比较,酶法合成头孢菌素工艺具有明显优点,通过酶的固定化与非水相酶催化技术相结合为提高产率找到了简捷的途径.实验以7-氨基-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mino-3-deactoxy-cephalosporanic,7-ADCA)为母核,苯甘氨酸甲酯盐酸盐(D-phenylglycine methyl ester chlorohydrate,PGME)为酰基供体,在二甲亚砜(DMSO)-水共溶剂体系中,采用聚丙烯腈纤维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acylaseEC3.5.1.11,PA)催化合成头孢氨苄(Cephalexin).发现DMSO浓度、反应温度、pH、底物浓度等对转化率均有影响.在25℃,pH6.5,40%DMSO-水体系中,7-ADCA、PGME浓度分别为85 mmoVL,128 mmol/L时,7-ADCA转化率达90%.在15次反复合成Cephalexin期间,转化率保持90%以上.
推荐文章
HPLC法测定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合成头孢羟氨苄的活力
头孢羟氨苄
青霉素酰化酶
合成酶活力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酶法合成头孢氨苄的反应-双水相萃取耦合过程
双水相体系
反应-萃取耦合
分配系数
头孢氨苄
青霉素酰化酶
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与应用新进展
青霉素酰化酶
载体
固定化
反应介质
固定化酶的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在DMSO一水介质中催化合成头孢氨苄
来源期刊 药物生物技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酶 头孢氮苄 非水介质 酶催化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9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78.1+1
字数 31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915.2001.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詹选治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25 3.0 3.0
2 王峥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 17 3.0 3.0
3 杨晟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30 410 7.0 20.0
4 朱振勤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6 384 10.0 16.0
5 袁中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38 695 13.0 26.0
6 杨蕾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31 191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霉素酰化酶
头孢氮苄
非水介质
酶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生物技术
双月刊
1005-8915
32-1488/R
16开
南京童家巷24号
28-24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85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61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