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实验室用浸渍法、挤条法制备了吸附剂 A(主要成分为氧化锌和高岭土)、B( 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铝和钼酸胺),并用此吸附剂对精制催化裂化柴油的反应进行了考察. 实验发现此吸附剂可使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氮含量大大降低,十六烷值有所增加,大大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质量.采用十六烷值机、微机综合动态微库仑仪、荧光色谱等手段主要考察了吸附剂中氧化锌与高岭土的配比及操作条件对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氧化锌与高岭土的配比为1∶5,十六烷值达45以上,氮含量小于195 μg*g-1,硫含量小于950 μ g*g-1.最佳的操作条件为:温度50 ℃,压力3.0 MPa,空速0.5 h-1.研究发现:经吸附剂A、B作用以后,得到的精制产品中烯烃、芳香烃含量有所降低,饱和烃含量有所提高,说明吸附剂A、B主要吸附的物质是烯烃和芳香烃,从而达到精制催化裂化柴油的目的.
推荐文章
催化裂化柴油生物脱硫
柴油精制
生物脱硫
培养基
好氧
厌氧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精制技术研究进展
催化裂化汽油
加氢脱硫
吸附脱硫
工艺
催化剂
氧化法脱除重油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化物
重油催化裂化柴油
氧化脱硫
双氧水-甲酸
分散剂Span-80
竞争吸附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催化裂化
竞争吸附
焦化蜡油
氮化物
稠环芳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吸附法精制催化裂化柴油
来源期刊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柴油 精制 吸附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203.8
字数 15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952.2001.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红玉 21 207 8.0 14.0
2 于廷云 4 24 2.0 4.0
3 徐勇 1 8 1.0 1.0
4 丁国平 1 8 1.0 1.0
5 杨秀君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催化裂化
柴油
精制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6952
21-1504/TE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8-25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7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