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山西农业科学       
摘要:
对两个玉米种子人工加速老化,进行了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遗传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热水(58±1℃)处理种子,其电导率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增加;脱氢酶、淀粉酶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老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并且和各发芽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老化种子萌发1d的种子胚酯酶同工酶酶谱显示,Mo17种子有3条酶带(Rf值为0.44,0.77,0.80)在老化30min时消失;478在靠近正极Rf值为0.72,0.78的两条弱带在老化25min时消失.低生活力的老化玉米种子其染色体畸变率相对较高.
推荐文章
玉米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特性与种子活力的变化
玉米
人工老化
生理特性
种子活力
超干的玉米种子在加速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超干贮藏
活力指数
淀粉含量
电导率
比较分析法
硫酸锌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
硫酸锌
玉米种子
萌发
生理特性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力变化研究
玉米
种子萌发
淀粉酶活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遗传变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种子老化 生理遗传变化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13.0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481.2001.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燕祥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 18 337 8.0 18.0
2 周建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 24 267 8.0 16.0
3 高平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 4 55 3.0 4.0
4 赵卫红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 4 49 4.0 4.0
5 马俊华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 12 157 4.0 12.0
6 鹿正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10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种子老化
生理遗传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481
14-1113/S
大16开
196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9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