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福建省稻作生态和两系稻制种、繁殖的需求,选择不同海拔(8 m、120 m、320 m、520 m 、730 m和808 m)、不同纬度(18°N和26°N)构建选育水稻核不育系的生态压力试验点. 对引进核不育系、杂交后代和高世代材料进行加压、分离、选择、鉴定.逐代多年多点压力筛选,已取得成效.(1) 初步评价了培矮64S、安湘S、W6111S、明光34S、FJS-1和FJS-2 等核不育系的育性变化、利用价值和确定了适宜的繁殖制种区域;(2)进一步育成了SE21S等光补型核不育系,压缩了制种风险,应用于大面积制种;(3)育成了118S、322S、919S和VNS,其不育性能更好,取得水稻核不育系选育新进展.这些不育系已配制出几个高产和优质潜力大的两系稻组合.
推荐文章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系谱分析
光温敏核不育系
实用性
系谱分析
衍生关系
不育系选育
水稻不育系槟榔红A的选育
红香米
杂交稻
不育系
槟榔红A
选育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安全高产繁殖技术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
基地选择
育性转换温度
安全高产
繁殖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用生态压力法选育水稻核不育系的新进展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生态压力法 选育 核不育系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育种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1.035.1
字数 46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384.2001.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如英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8 46 4.0 6.0
2 杨聚宝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10 47 4.0 6.0
3 赵明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23 183 8.0 13.0
4 郑建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17 70 4.0 8.0
5 吴春珠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19 86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生态压力法
选育
核不育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