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颈椎退变性失稳影响颈椎病中药治疗效果的原因.以中药治疗颈椎病345例,按退变性颈椎失稳角位移大于或等于10°、水平位移大于或等于3 mm为诊断标准,将每型颈椎病分为失稳组和正常组.正常组治疗效果优于失稳组(P<0.05).推断影响疗效的原因可能是失稳组较正常组神经根和硬膜更容易受突出物的压迫或刺激;失稳组神经组织周围血流瘀滞,静脉怒张和微循环障碍显著,血肿和炎症反应明显.另外,颈椎失稳组更容易刺激窦椎神经和交感神经,还能过度牵拉关节囊及韧带引起痉挛.中药治疗的主要作用为消炎镇痛、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改善微循环,但不能改善颈椎失稳状况.因此,对颈椎退变性失稳患者,在服中药治疗之同时,还应协助制动颈椎,以消除致病因素.
推荐文章
下颈椎退变性失稳的动态磁共振检查
颈椎病
下颈椎不稳
动态磁共振成像
下颈椎退变性失稳的动态磁共振检查
颈椎病
下颈椎不稳
动态磁共振成像
纠正退变性颈椎不稳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意义
退变性颈椎不稳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治疗
颈椎病的中医药疗效观察
颈椎病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
中药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椎退变性失稳影响颈椎病中药疗效的原因探讨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退变性失稳 颈椎 中药治疗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19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74.981.5
字数 20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59X.2001.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俊忠 50 199 8.0 12.0
2 杜朝香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变性失稳
颈椎
中药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659X
37-1279/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23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2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5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