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认同"‘五四'时期胡适的人生观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个人'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向"的观点,[作者]适在这一时期所提倡的以<易卜生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个人主义实际上只是他基于民族主义这一时代认为需要而"引进"的从而也是经过精心"曲解"的一种西方个人主义,它体现了一种试图以西方价值观来整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思想努力,而稍后的<不朽>一文也只不过是这种思想的自觉努力的自然延伸而已,二者并不矛盾。
推荐文章
——从《终身大事》与《伤逝》分析胡适与鲁迅对易卜生主义的解读
易卜生主义
健全的个人主义
启蒙困境
"伪士"批判
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
人的本质
人生价值
人生观建设现状及对策
人生观
现状
对策
中学生科学人生观的教育和培养
榜样
人生观
自我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四"时期胡适人生观评价——从《易卜生主义》到《不朽》
来源期刊 株洲工学院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胡适 易卜生主义 不朽 人生观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文史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B821.2
字数 83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833.2001.06.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科华 株洲工学院法律系 25 7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胡适
易卜生主义
不朽
人生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9833
43-1468/T
大16开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55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