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较宽操作条件范围内对16m高提升管中气-固两相流(空气-FCC颗粒)的压力梯度进行了实验测试,进一步揭示了快速流态化和密相气力输送这两种流动形态的动力学特征及其与操作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表观气速增大的过程中气固提升管中的轴向压力梯度并非总是不断趋于均匀分布;提升管高度对从快速流态化到密相气力输送状态的过渡有重要影响,对于给定的表观气速,提升管高度增加将使过渡点所对应的颗粒循环量和床层颗粒浓度都减小。本实验条件下所有过渡点对应的床层颗粒浓度较为一致,平均为0.0104,并由此得到过渡点操作参数Ug与Gs的关联式。本文研究表明,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升管高度对流动行为的影响极有必要。
推荐文章
提升管中气固两相流动行为的相似特性
循环流化床
上行气固两相流
流动行为
相似性
上行气固两相流充分发展段流动行为的相似特性
循环流化床
上行气固两相流
流动行为
相似性
流体在内管做行星运动的环空中流动的压力梯度
牛顿流体
行星运动
环空
压力梯度
待定系数法
分流动单元确定储层单相启动压力梯度方法
低渗透
储集层
流动单元
单相启动压力梯度
流动层段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6m高气固提升管中的压力梯度与流动行为研究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循环床提升管 气固两相流 颗粒浓度 压力梯度 流动形态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021.1|TQ051.1+301
字数 48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9015.2001.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卫星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148 1535 23.0 31.0
2 石炎福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59 887 18.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9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循环床提升管
气固两相流
颗粒浓度
压力梯度
流动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