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国内外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大气颗粒物中含碳物质组分的多种分析技术进行了评述,介绍了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当今主要分析技术的特点。
推荐文章
基于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的研究
环境污染
颗粒物
源解析
模型
用核分析技术研究北京大气颗粒物特性
PIXE分析
大气颗粒物
粒径分布
绝对主因子分析
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研究进展(下)
大气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细颗粒物(PM2.5)
总悬浮颗粒物
(TSP)组成
源解析法
测量技术
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研究进展(上)
大气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细颗粒物(PM2.5)
总悬浮颗粒物(TSP)
组成
源解析法
测量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气颗粒物中含碳组分的分析技术
来源期刊 岩矿测试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含碳组分 分析 评述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8-2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13.71|X132
字数 47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4-5357.2001.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起越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41 246 9.0 14.0
3 李新中 7 86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2)
198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气颗粒物
含碳组分
分析
评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矿测试
双月刊
0254-5357
11-2131/TD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2-31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97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