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比研究了熔体旋淬和常规熔铸合金Zr0.9Ti0.1(Ni,Co,Mn,V)2.1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分析表明:熔体旋淬合金在退火前后的晶体结构和铸态合金一样,均为面心立方结构,由LaveC15相组成;并且随旋淬速度的增加,旋淬合金中的非晶成分越多.电化学测试表明:旋淬合金有较好的活化性能,但其最大放电容量较低,小于280 mAh/g;而退火后的旋淬合金需经30次循环才能完全活化,其最大放电容量皆为340 mAh/g左右,高于铸态合金和退火前的旋淬合金;在电流密度为300 mA/g下进行充放电循环,发现退火后的旋淬合金循环稳定性明显高于铸态合金电极,并且随旋淬速度的增加,循环稳定性越好,经过800次循环后,退火后的40 m/s合金容量保持率高达85%,容量衰减率只有6.9%.
推荐文章
LiMg0.1Fe0.9PO4/C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镁离子掺杂
快速凝固制备La0.83Mg0.17Ni3.25Al0.15Mn0.1储氢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快速凝固
La0.83Mg0.17Ni3.25Al0.15Mn0.1储氢合金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烧结温度对LiNi0.7Co0.1Mn0.2O2三元正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高温固相反应
分段烧结
电化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熔体旋淬合金Zr0.9Ti0.1(Ni,Co,Mn,V)2.1的微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来源期刊 电化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Zr0.9Ti0.1(Ni,Co,Mn,V)2.1合金 XRD衍射 熔体旋淬 循环稳定性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8-29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151.5
字数 26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471.2001.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华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149 7794 45.0 86.0
2 文明芬 东北大学材冶学院 9 33 4.0 5.0
3 翟玉春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1 0 0.0 0.0
4 佟敏 东北大学材冶学院 1 0 0.0 0.0
5 陈廉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18 71 6.0 7.0
6 马荣俊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Zr0.9Ti0.1(Ni,Co,Mn,V)2.1合金
XRD衍射
熔体旋淬
循环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化学
双月刊
1006-3471
35-1172/O6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D信箱(化学楼)
34-6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6377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