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自然光(日光)和日光灯照射古陶器细颗粒样品发现, 照射后的样品高温峰热释光信号明显衰退, 而这种光照作用对样品中石英的前剂量效应并不产生影响. 因此用改进了的前剂量测年技术测量光照后的样品, 仍可得到合理的年代测定结果. 实验中, 采用不同的热释光测年方法对新石器晚期的陶器和唐代陶器的等效b 剂量进行了测量, 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研究中发现, 在前剂量热释光测量程序中有必要在测量各项灵敏度之前, 增加一个预热过程, 以消除不稳定的因素; 用饱和指数函数拟合前剂量热释光数据, 可将该方法的测年范围拓宽到新石器时期的陶器.
推荐文章
石英热释光年代测定中测量条件优化研究
石英热释光
估计异常
预热温度
试验剂量
热释电陶瓷材料研究新进展
热释电
陶瓷材料
PZT
释光年代学样品前处理流程
释光
前处理
沉积物
陶瓷
暴露岩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照作用对古陶瓷热释光年代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D辑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光照作用古陶瓷热释光年代空穴陷阱模型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1-405
页数 5页 分类号 K85
字数 36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9267.2001.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苗建民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2 7 2.0 2.0
3 李盛华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5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照作用古陶瓷热释光年代空穴陷阱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月刊
1674-7240
11-5842/P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10797
相关基金
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ugc.edu.hk/eng/rgc/about/method/operation.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