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在研究山区河川的水理计算方法时有争议,尚未有定论,一般研究河川基础流量以采用历史流量评估法及水理评估法为常用的量化方式.本研究主要以" 历史流量评估法”进行生态基础流量分析.依据面积与流量经验值估算,本研究推估之最小生态基础流量约为0.32~0.95 cms;依照日本一般生态基础流量计算标准,则维护生态最小放流量应为1.06 cms.利用Tennant法计算生态基础流量时应随时间季节及水文条件变化. 推估值于丰水期之基础流量应为1.46 cms,枯水期应为0.61 cms.若按日流量延时曲线之95 %为分析基础,则查询历年最低日流量为3.12 cms;若按日流量延时曲线之最低标准100%为分析基础,则推估之基础流量应至少为1.87 cms.依水理评估法分析结果,最小生态基础流量应在2.0 cms至3.0 cms之间,如此河道水深为主要鱼种生存之最低限.有鉴于山区陡坡河道水理计算迄今于学术界仍未具定论,计算成果仍需辅以现地实测成果予以验证.
推荐文章
台湾地区生态城市发展评价案例
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
台湾地区
基于景观功能网络概念的景观格局优化--以台湾地区乌溪流域典型区为例
景观功能网络
景观格局优化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台湾地区
台湾溪流生态工法的研究综述
生态工法
溪流整治
近自然
台湾地区中药研究概况分析
中药
知识图谱
中国台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台湾地区溪流生态基础流量推估——和平溪上游案例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台湾 溪流 基础流量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P33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409.2001.04.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载鸣 中国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23)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5(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6(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7(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9(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台湾
溪流
基础流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