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摘要:
目的:研究前庭小管的形态及毗邻关系,为经岩骨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2例(64侧)新鲜颅底标本上观察前庭小管的形状,并测量其长度及其到内听孔下后缘、乙状窦前缘、岩骨嵴、颈静脉孔上缘的距离,对比双侧的差异.结果:前庭小管多为弧形(48%),其次为S型(28%),折线形最少;前庭小管长度及其到内听孔下后缘、乙状窦前缘、岩骨嵴、颈静脉孔上缘的距离平均值分别为:9.7、10.7、9.6、8.8和9.5mm,其中到乙状窦和颈静脉孔的距离两侧有显著性差异,均以右侧较短.结论:前庭小管是经岩骨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国人和国外人种在解剖上存在一定差异,乙状窦前置和高颈静脉以右侧多见.
推荐文章
肱骨远端髓腔内骨嵴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肱骨
髓腔
体层摄影术
形态学
跟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跟骨
形态学
跟骨骨折
(膕)静脉瓣膜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膕)静脉
静脉瓣
应用解剖
组织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前庭小管外口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岩骨 前庭小管外口 应用解剖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解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2,2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3.1|R651.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5X.2001.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漆松涛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130 767 14.0 20.0
2 邱炳辉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32 122 6.0 10.0
3 彭林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23 154 9.0 11.0
4 梁树立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6 22 2.0 4.0
5 张嘉林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19 116 6.0 10.0
6 冯文峰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21 8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骨
前庭小管外口
应用解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
1001-165X
44-1153/R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3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