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特征及其恶变的关系。方法对门诊患者大肠镜普查发现的361例大肠息肉的内镜及病理特征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息肉恶变42例42枚(10.5%)。息肉≤5 mm者无恶变,6~9 mm者恶变率0.9%,10~19 mm者恶变率11.8%,≥20 mm者恶变率38.5%;腺瘤性息肉恶变率9.7%,增生性息肉恶率4.5%,80 例炎性息肉有1例恶变。绒毛状腺瘤性息肉是息肉恶变的高危因素,恶变率(19/80)23.8%;恶变的息肉内镜下均表现为宽蒂或无蒂,表面充血或糜烂。结论息肉恶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组织病理类型相关,腺瘤性息肉体积越大,绒毛状结构越多,癌变机会越高;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亦有恶变;大肠息肉不论大小、性质应尽可能予以切除。
推荐文章
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及内镜特征
大肠息肉
大肠癌
大肠镜检查
大肠息肉与息肉恶变的关系探讨
大肠息肉
恶变
相关因素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与白光内镜对大肠息肉的诊断价值
大肠息肉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白光内镜
诊断价值
内镜微波治疗大肠息肉57例
内窥镜术
微波
息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肠息肉内镜表现与病理特征及恶变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息肉/病理学 结肠镜检查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6.9|R735.350.2
字数 20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1.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红阳 安徽省立医院病理科 9 66 4.0 8.0
2 张开光 安徽省立医院消化科 21 140 7.0 11.0
3 王巧民 安徽省立医院消化科 36 317 11.0 16.0
4 郑邦海 安徽省立医院消化科 11 115 6.0 10.0
5 吴正祥 安徽省立医院消化科 27 184 9.0 12.0
6 张明黎 安徽省立医院消化科 13 119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息肉/病理学
结肠镜检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