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藏高原西北缘一西构造结(大拐弯)东侧的碰撞造山是当前国际地学界关注热点之一,本文根据我国"九五"期间在西昆仑一塔里木南缘关键地带实施的地震测深等地球物理探测,结合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指出:西昆仑与塔里木南缘相互间均不存在长距离俯冲的证据,它们的碰撞接触具有"双向水平挤压(Oppositedirectional-horizontalcompression)"特征,由于挤压,岩石圈下部压密,从而发生"拆沉作用(Delamination)",并导致青藏高原西北缘较广泛的碱质基性火山岩的喷溢.青藏高原西北缘"双向水平挤压"模式能较好地解释该区陆一陆造山的过程和机制以及岩浆活动,进而否定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所谓青藏高原形成、地壳加厚和隆升的"南北双俯冲(Two-sidedsubduction)"模式.
推荐文章
塔里木盆地与相邻褶皱带的区域构造演化
塔里木盆地
区域构造演化
相邻褶皱带
塔里木盆地新构造运动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影响
砂岩型铀矿
塔里木盆地
新构造运动
成矿
保矿
塔里木盆地巴东4构造与油气
断层
断层转折褶皱
断层传播褶皱
构造与油气
塔里木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西北缘碰撞构造--西昆仑山地质、地球物理多学科调查新成果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学报>英文版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6
页数 1页 分类号 P5
字数 2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01-5717.2001.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训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2 686 13.0 22.0
2 罗照华 118 3266 31.0 55.0
3 高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94 2147 28.0 43.0
4 肖序常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7 702 17.0 26.0
5 高弘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59)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