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热点的形成是否与该点DNA修复速率慢有关. BRL-3A 细胞暴露于50 mmol*L-1过氧化氢(H2O2) 30 min后, 分别于0, 1, 4及24 h收获细胞, 应用连接介导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热点的修复百分率并与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的总修复百分率比较, 通过狭缝印迹法, 比较了各时间点细胞内p53/线粒体DNA比率来验证其修复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在4及24 h, 热点的修复速率分别为5.2%和42.1%. 而线粒体DNA的总修复百分率分别为76.9%和84.1%, 后者与前者相比, 其修复速率快1~14倍左右. 应用狭缝印迹发现各时间点细胞内p53/线粒体DNA比率无明显变化. 因此, 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热点的形成与其修复速率较慢有关. 狭缝印迹结果表明所观测的线粒体DNA的修复是可信的.
推荐文章
线粒体DNA损伤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DNA,线粒体
DNA损伤
视网膜色素类
上皮细胞
活性氧
综述
线粒体DNA损伤及其碱基切除修复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DNA
性氧
碱基切除修复
AP位点
DNA糖苷酶
脉冲场凝胶电泳检测电离辐射诱发DNA损伤及其修复
电泳,凝胶,脉冲场
辐射,电离
染色体断裂
DNA修复
细胞
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线粒体DNA氧化损伤热点的形成及其修复速率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线粒体DNA修复 氧化损伤热点 连接介导聚合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28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9
字数 3177字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线粒体DNA修复
氧化损伤热点
连接介导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月刊
1000-3002
11-1155/R
大16开
北京太平路27号
82-14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24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