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钻井液与完井液       
摘要:
以往在钻井设计中,是依据某一裸眼段的最高孔隙压力设计该井段的钻井液密度.提出了新的地层孔隙压力系数预测方法:考虑到目前钻井设备中的井控装置、各种先进的录井监测装置,以及各种业已成熟的录井计算机预测算法等,可以忽略占比例较小的高孔隙压力井段,对地层孔隙压力梯度进行预测.使用该方法得到的从出现井喷迹象到井喷发生的时间比使用以往预测方法得到的时间长.归纳了一套描述井涌过程的数学方法(线性函数、非线性函数、特殊的非线性函数),回顾了人们以前对井涌过程的解释,并提出了笔者的新见解.非线性函数模型认为井涌过程中,地层向井筒内注气的速率不是随时间线性增加的,气体体积增加的速率与当时气体的体积成正比;特殊的非线性函数模型则认为井眼内注入气体的速率并不是与气体量成正比,而是与此时气体量与液体量的乘积成正比,该模型能够解释井喷现象.并提出了预测地层压力新方法的有关数学方法,分析了新方法与以往方法的关系,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新的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这一新方法在1998年大港油田板深7井的钻井设计及钻井中试用,使钻井液密度大幅度降低,不仅加快了钻井速度,还很好地保护了油气层,使板深7井成为大港油田历史上第一口"千吨井",为国家发现了一个大气田.
推荐文章
海上钻探地层压力预测方法
海上钻探
定向井
地层压力预测
测井资料
井斜校
深水盆地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
南海
琼东南盆地
深水盆地
高温高压
地层压力预测
误差
孔隙压力
破裂压力
压力系数
泊松比
基于灰理论随钻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研究
灰理论
随钻信息
预测地层压力
灰色模型
歧口凹陷地层压力特征及其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测井解释
异常压力
形成机理
分布特征
地层压力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的地层压力系数预测方法及在板深7井的应用
来源期刊 钻井液与完井液 学科
关键词 地层孔隙压力 钻井液密度 井涌 数学模型 预测方法 压力梯度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620.2001.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晓剑 16 93 5.0 9.0
2 郭永峰 13 67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层孔隙压力
钻井液密度
井涌
数学模型
预测方法
压力梯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井液与完井液
双月刊
1001-5620
13-1118/TE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