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氟哌酸锌的检测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络合滴定法。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氟哌酸锌于紫外276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回归方程为:A=0.104 6c,r=0.999 9(n=5);平均回收率(n=6)为100.03%,RSD为1.67%。络合滴定(铬黑T指示终点法):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1.26%。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氟哌酸锌的检测方法。
推荐文章
氟哌酸锌的合成
诺氟沙星/化学
诺氟沙星/分析
β-环糊精-荧光包合色谱法测定氧氟哌酸、甲氟哌酸和司帕氟哌酸
β-环糊精
荧光包合色谱法
聚酰胺板
氧氟哌酸
甲氟哌酸
司帕氟哌酸
甲氟哌酸和氧氟哌酸的荧光胶束薄层测定研究
甲氟哌酸
氧氟哌酸
胶束薄层
薄层荧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氟哌酸锌测定方法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诺氟沙星/分析 分光光度法 滴定分析法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83|R446.9
字数 11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1.02.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平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 67 1330 15.0 35.0
2 孙旭群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 31 271 8.0 15.0
3 杨旭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 18 164 5.0 12.0
4 赵新民 3 125 3.0 3.0
5 孙红玲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 8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诺氟沙星/分析
分光光度法
滴定分析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