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区域地质资料和地球重力测量资料的分析成果,对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沉积建造的空间位置和基本构造形式进行了讨论;用实验对比和地质概化的方法,建立了新生代盆地的构造边界和构造系统;用地球动力成矿和层位耦合成矿的规律说明,新生代盆地内部存在共轭成矿作用,并可用来预测成盐成矿地段和筛选寻矿找矿靶区,为中国大陆盆地的盐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依据.根据柴达木盆地基底构造的分析,在第四纪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在新生代地层深部寻找新的盐类矿床是大有前景的.依据成矿环境条件,圈定出5个盐类矿床的成矿构造带,是今后找矿勘探的靶区及成矿远景地带.
推荐文章
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山耦合特征及对砂岩型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柴达木盆地北缘
盆-山耦合
改造作用
砂岩型铀矿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保护战略探讨
柴达木盆地
水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构造演化的裂变径迹揭示
柴达木盆地
磷灰石裂变径迹
锆石裂变径迹
构造热事件
期次
发生时间
柴达木盆地小麦生产现状及对策
柴达木盆地
小麦
现状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达木盆地盐类资源成矿构造环境及成矿预测
来源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盐类资源 盆底构造及盆边构造 碟状地堑构造系统 隐伏矿床 成盐成矿预测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1-536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34.6|P641.4+64
字数 44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037.2001.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东生 湖南师范大学国土学院 19 165 6.0 12.0
2 张华京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7 315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盐类资源
盆底构造及盆边构造
碟状地堑构造系统
隐伏矿床
成盐成矿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资源学报
月刊
1000-3037
11-1912/N
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82-3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06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