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三塘湖盆地目前所发现的原油的C29甾烷20S/(20S+20R)值大部分小于0. 42,属于低(未)熟油的范畴.与国内外报道的低熟油相比,三塘湖盆地物性特征也具有高密度、高粘度及高含蜡量等特征,但其物性偏好. 经油源分析,这些低熟油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芦草沟组.该组烃源岩演化程度较低,有机质丰度较高,属较好生油岩.通过有机显微组分分析,发现芦草沟组烃源岩以富含腐泥无定形富氢显微组分而有别于三塘湖盆地其它低熟源岩.经热解分析,腐泥无定形是芦草沟组烃源岩主要生烃贡献者,并且其主生烃期R o在0.35%~0.6% 之间.因此,腐泥无定形低熟生烃是三塘湖盆地低熟油的主要生烃机制.另外,在三塘湖盆地原油以及芦草沟组源岩中都检测到17α(H)-25-降霍烷系列化合物,说明三塘湖盆地的低熟油可能与陆源有机质细菌降解改造作用有关.
推荐文章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晚古生代大地构造环境
三塘湖盆地
晚古生代
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大地构造环境
三塘湖盆地侏罗纪煤系烃源岩的热演化研究
煤系烃源岩
有机质热演化
成烃模式
侏罗纪
三塘湖盆地
新疆三塘湖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及铀成矿前景分析
三塘湖盆地
水文地质条件
铀成矿前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塘湖盆地低熟油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来源期刊 沉积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芦草沟组 低熟油 显微组分 腐泥无定形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8-604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18.130.1P593
字数 47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01.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卫延召 30 863 14.0 29.0
2 王志勇 吐哈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6 67 5.0 6.0
3 赵长毅 19 462 11.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14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8(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塘湖盆地
芦草沟组
低熟油
显微组分
腐泥无定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54-4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2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