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实践证明,随着世界范围内油气勘探和开发难度的增大,利用单一的地质、测井或地震技术方法都难以客观、准确、真实地对储层的分布、质量和潜在远景区块进行评价和预测.必须将这些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未来储层研究发展的一种趋势.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北超覆带沙一段高频层序地层为例介绍了这种综合解释思路.利用岩心录井和组合测井划分出了六个高频层序;根据岩心和组合测井曲线建立了岩-电关系,进而划分出研究目的层的沉积微相及演化特征;在上述地质、测井、岩心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层拉平处理,采用多井约束波阻抗反演及相干分析技术,预测出含油气有利相带.
推荐文章
基于流动单元的测井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测井解释
流动单元
非均质
渗透率
解释模型
层序地层分析在鄂北塔巴庙地区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测井解释
上古生界
层序地层
体系域
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
基于流动单元的测井储层参数精细建模技术——以崖城13-1气田陵三段为例
崖城13-1气田
储量
测井
流动单元
物理模型
储集层
参数
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测井解释
流动单元
低孔隙度
低渗透率
流动带指数
BP神经网络
黄珏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频层序中静态储层流动单元的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思路--以沾北超覆带沙一段地层为例
来源期刊 海相油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气勘探 综合勘探 地层层序 储集层 碳酸盐岩 远景评价 沾化凹陷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6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71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854.2001.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立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系 19 177 7.0 12.0
2 郝素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系 4 32 3.0 4.0
3 赵长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石油系 3 3 1.0 1.0
4 黄金柱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5)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6(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0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气勘探
综合勘探
地层层序
储集层
碳酸盐岩
远景评价
沾化凹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相油气地质
季刊
1672-9854
33-1328/P
大16开
杭州市西溪路920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