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用心肌缺血负荷值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美国Marquette24h三通道磁带记录盒连续动态心电监测,对368例心肌梗死后患者进行ST段分析.结果108例心肌梗死后Holter检出心肌缺血,检出率29.3%;108例中共1226次心肌缺血,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占98.85%;不同部位心肌梗死的心肌缺血负荷值无显著差异;昼夜心肌缺血负荷值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肌缺血负荷值是分析比较ST段改变的一个准确的量化指标,能有效的检出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的程度,为临床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提供有效的量化指标.
推荐文章
心电向量检查对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心电向量图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影响
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近期预后价值的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预适应
心肌损伤
心律失常
硬膜外镇痛对术后心肌缺血的影响
镇痛
硬膜外
心肌缺血
心电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肌缺血负荷值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
来源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动态心肌缺血负荷值心肌梗死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25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13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88.2001.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虹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11 75 5.0 8.0
2 唐安丽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5 16 2.0 4.0
3 曾武涛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3 6 2.0 2.0
4 谢耀群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3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电描记术
动态心肌缺血负荷值心肌梗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007-9688
44-1436/R
大16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46-20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