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植物学报       
摘要:
本文采用8个大豆基因型,比较了NAA 激素浓度对大豆下胚轴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的基因型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但不同基因型由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频率有很大差异。供试的8个品种中,在NAA浓度为0.1~0.5 mg/L的培养基上,汾豆33 号表现出较高的再生率,达50%;晋豆19号次之,为42%;而晋旱125则较低,仅19%。较合适的培养条件是:下胚轴在B5+NAA 0.3 mg/L+KT 1 mg/L+3%蔗糖,可高频率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并直接分化成苗。
推荐文章
6-BA和IBA浓度对不同基因型大豆胚尖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大豆
六苄基腺嘌呤(6-BA)
吲哚丁酸(IBA)
胚尖
丛生芽诱导
基因型和AgNO3对甘蓝型油菜子叶外植体植株再生的影响
油菜
子叶外植体
基因型
AgNO3
再生频率
不同基因型菜心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
菜心
游离小孢子培养
基因型
植株再生
大豆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大豆
子叶节
丛生芽
植株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因型和激素浓度对大豆植株再生的影响
来源期刊 植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大豆 基因型 激素浓度 植株再生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7-3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466.2001.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林梅 17 303 12.0 17.0
2 孙毅 143 2581 25.0 44.0
3 刘少翔 22 185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38)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2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0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2(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3(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基因型
激素浓度
植株再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学报
双月刊
1674-3466
11-5705/Q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9923
相关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Shanx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sxnsfc.sxinfo.gov.cn/sxnsf/index.aspx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