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L-精氨酸抗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机制是否与影响球囊损伤后血管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2(CDK2)、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有关。方法 21只大鼠随机分为S组(假手术组),C组(球囊损伤对照组)及L组(球囊损伤+L-精氨酸组)各组n=7。术后14 d采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并处死大鼠取其胸主动脉,测新生内膜面积,采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测CDK2、CyclinE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组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S组,与C组相比,L组的血浆NO水平增高(P<0.01),新生内膜面积减少59.1%(P<0.01),CDK2、CyclinE及PCNA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降低36.1%,46.3%和76.2%((P均<0.01)。结论 L-精氨酸抑制球囊损伤后血管中CDK2、CyclinE及PCNA的高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香叶醇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颈动脉损伤
血管内膜
氧化性应激
大鼠, Sprague-Dawley
疾病模型,动物
香叶醇
通心络胶囊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胶原增生的影响
通心络胶囊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大鼠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性衰老的实验研究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生性衰老
球囊损伤
血管再狭窄
L-精氨酸可致大鼠正常皮肤皮脂腺增生
L-arg
NO
皮脂腺
增生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精氨酸抑制球囊损伤后大鼠血管内膜增生的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L-精氨酸 球囊损伤 细胞周期调控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
字数 21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01.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瑞云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16 60 5.0 7.0
2 黄振文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19 49 4.0 6.0
3 聂晓敏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精氨酸
球囊损伤
细胞周期调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