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摘要:
目的:提供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胸椎后凸角的数据标准。方法:选用462例6~102岁正常人胸部侧位片,分别进行胸椎后凸角X线测量。结果:代表胸椎后凸程度的上、下部胸椎后凸角值,各组值分别是:儿童组为7.96°±1.36°,4.98°±0.67°;青年组为10.73°±2.28°,5.23°±1.82°;中年组为12.64°±1.31°,6.49°±1.28°;老年组为17.88°±1.34°,9.84°±0.98°;长寿组为21.57°±1.28°,13.58°±0.96°。结论:胸椎后凸角值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符合生理性改变。
推荐文章
肺下缘X线影像动态观察及其意义
胸部
肺下缘
X线影像增强电视系统
X线影像解剖
腕骨角的X线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腕骨角
阳性腕骨征
X线片测量
T10~L5椎体标本和X线片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腰椎椎体测量
X线片
标本
化疗后肿瘤免疫格局的改变及其意义的研究进展
化学药物治疗
免疫重建
记忆样表型
自稳性增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胸椎后凸角X线测量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胸椎 X线解剖 胸片 测量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解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4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813|R322.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5X.2001.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祥鹏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13 35 3.0 5.0
2 范力军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10 15 3.0 3.0
3 贾存玮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5 7 2.0 2.0
4 杨常运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5 10 3.0 3.0
5 王世英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3 8 2.0 2.0
6 唐化勇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10 2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椎
X线解剖
胸片
测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
1001-165X
44-1153/R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3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