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99~2000年分别采用小麦赤霉病的有性世代(Gibberella zeae)子囊孢子和无性世代(Fusarium graminearum)分生孢子对64份小麦品种(系)进行穗部注射法接种.结果表明,多数品种(系)用子囊孢子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比用分生孢子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略高.说明有性世代的致病性比无性世代的致病性强.与自然发病比较,两种菌源接种的结果是相似的,即自然发病重的品种,采用有性和无性世代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较高;反之自然发病轻的品种,有性和无性世代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较低,说明用有性和无性世代菌源接种都有效,均可用于抗赤霉病性鉴定.
推荐文章
小麦赤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小麦赤霉病
症状
防治
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小麦赤霉病
防治对策
安徽凤阳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小麦
赤霉病
发生
防治
小麦赤霉病抗性QTL分析
小麦
赤霉病
QT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赤霉病有性和无性世代致病性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有性世代 无性世代:致病性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35.121.45
字数 2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457.2001.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明见 贵州大学农学院麦作研究中心 80 520 13.0 19.0
2 朱文华 贵州大学农学院麦作研究中心 10 89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赤霉病
有性世代
无性世代:致病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8-0457
52-5013/S
大16开
贵阳花溪 贵州大学
66-6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60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