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摘要:
四川省原30个流行县(市、区)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3年内实施巩固措施,经过15~18年病原学监测,在第1~6年检出残存传染源198例,分布特点为监测初期残存传染源少而分散地局限在少数村庄。分析认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针对原不同防治措施,实施巩固措施和进行人群横向监测与重点人群监测,可较迅速彻底地检出和消除残存传染源。在消灭丝虫病的过程中采用全民普服药盐的流行区,要充分重视重点人群,应将漏查漏治、原阳和疫点人群及迁入人口作为实施巩固和监测措施的重要对象;对未全民普服药盐的地区,应以横向人群监测、原阳复查和补查补治作为重要巩固和监测对策,从而尽快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在消灭丝虫病后,应以重点人群为主要监测对象。
推荐文章
四川省消除丝虫病后监测结果分析
巩固与净化措施
消除丝虫病
监测
远期效果
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原微丝蚴血症者转阴情况观察
微丝蚴血症者
残存传染源
转阴分析
四川省筠连等3县(区)消除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患者情况调查
消除
马来丝虫病
慢性丝虫病
肢体淋巴液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残存传染源分布特点及巩固措施
来源期刊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学科
关键词 丝虫病 残存传染源 巩固措施 监测 重点人群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防治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32.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116.2001.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富南 9 57 4.0 7.0
2 饶忠秀 7 46 3.0 6.0
3 席芸华 6 52 4.0 6.0
4 卢素惠 4 15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丝虫病
残存传染源
巩固措施
监测
重点人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季刊
1672-2116
51-1636/R
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4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