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黄芪和非创伤性肢体缺血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大鼠离体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雄性大鼠,在Langendorff装置上对离体心脏进行灌流.预灌15min后,缺血15min,随后15min再灌注.观察先用含黄芪注射液(10mg/L)预灌在相应点分别测定冠脉流出液和心肌匀浆中SOD的活性和MDA含量,同时记录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和心肌收缩张力曲线.结果:黄芪预处理和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稳定心肌细胞的膜电位和肌张力.结论:黄芪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稳定心肌的膜相结构等途径而实现的.
推荐文章
雌二醇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雌二醇
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乳酸脱氢酶
碱性磷酸酶
肌钙蛋白
黄芩甙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及其机制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脏保护
心功能
钙超载
黄芩甙预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芪预处理对离体心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中药药理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芪 再灌注损伤 离体心脏 心律失常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
字数 28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59X.2001.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戚仁斌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51 314 11.0 15.0
2 陈冬云 皖南医学院心血管功能研究所 23 219 10.0 14.0
3 周志泳 皖南医学院心血管功能研究所 19 164 7.0 12.0
4 左保华 皖南医学院心血管功能研究所 10 107 6.0 10.0
5 王海华 皖南医学院心血管功能研究所 60 301 9.0 13.0
6 殷慧群 皖南医学院心血管功能研究所 7 78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26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1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1(3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2(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3(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4(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6(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芪
再灌注损伤
离体心脏
心律失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药理与临床
双月刊
1001-859X
51-1188/R
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1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3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