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评估不同的诊断方法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对135例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并经内镜证实有下段食管炎的患者行X线钡餐确定反流,核素显像测定反流,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LESP测定及Losec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X线钡餐检查27例,9例阳性,阳性率为30.3%;核素显像9例,7例阳性,阳性率77.7%;食管内24小时pH监测72例,53例阳性,阳性率73.61%;LESP测定25例,10例阳性,阳性率40%;56例行Losec试验性治疗,有效54例,阳性率96.4%.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检查方法中,Losec试验性治疗阳性率最高,且不需特殊设备及操作技能,可作为临床上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食管内24小时pH监测和核素显像测定胃食管反流阳性率近似,但后者设备昂贵,仅适用于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儿童,食管内24小时pH监测敏感性高,不失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可靠指标.
推荐文章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功能
胃食管反流病
无效食管运动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
远端食管酸暴露
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方法
新进展
B超检查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
婴儿,早产
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小科普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食管反流检查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临床消化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诊断方法 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0-261,26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
字数 21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005-541X.2001.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晓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377 3278 27.0 41.0
2 许军英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24 119 8.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诊断方法
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消化病杂志
双月刊
1005-541X
42-1315/R
大16开
汉口解放大道1277号
38-11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37
论文1v1指导